
最近刷到广西那对小夫妻的装修,我妈凑过来瞅了眼说“这哪是装修?跟我当年单位分的房似的”,结果翻完照片她闭嘴了——150平4房,7万硬装,居然比楼里那些花20万做复杂吊顶的看着还敞亮。
我算是踩过装修坑的人,之前帮朋友监工,他非要做那种叠级吊顶,说“显档次”,结果装完客厅层高从2.8米变2.5米,夏天开空调都觉得风“压”在头顶,后来他想装新风系统,师傅摇着头说“吊顶里管线满了,没法走”,他悔得拍大腿:“早知道留着层高不香吗?”广西小夫妻家就聪明,直接刷了平顶,顶角线都没装,客厅看着跟篮球场似的,孩子跑圈都不会撞墙。

再说电视背景墙,我表姐家去年花3万做了岩板加金属条,结果电视挂上去挡住一半造型,平时擦灰得搬梯子够缝,上次孩子扔玩具砸到岩板角,裂了道缝,换一块要几千块。
而广西小夫妻家呢?

墙面刷了浅灰色乳胶漆,贴了张磁吸海报,想换风格就扯下来,电视直接挂在墙上,散热口对着空墙,夏天摸电视后盖都不烫——你说,花几万做个“中看不中用”的背景墙,值吗?
有人质疑“7万装150平,材料肯定差”,但人家堂弟是搞装修的,直接从建材市场拿的出厂价:瓷砖选的广东砖,80*80的才25一块,比装修公司报的便宜一半;乳胶漆用的国产环保款,检测报告拿出来,甲醛含量比进口漆还低;水电走的是活线,师傅说“就算以后换插座,拽出来就行,不用砸墙”——钱没花在“品牌溢价”上,全用在了“实用”上,这才是真聪明。

现在年轻人装修都在讲“轻装修重装饰”,不是没钱,是终于明白:那些所谓的“高端造型”,都是“一次性消费”——当年流行的“地中海风格”,现在看像进了海鲜市场;“美式乡村”的护墙板,擦灰擦到手指疼。而“3无装修”是张“空白画布”:想搞温馨风,就铺块毛绒地毯,摆几盆天堂鸟;想搞工业风,就挂串复古灯泡,贴张做旧海报;甚至可以在墙上画幅涂鸦,比固定死的造型灵活一百倍。
我同事小吴去年装的房,也是“3无”:不吊顶、不做背景墙、不搞复杂造型,现在她在客厅放了张折叠床,朋友来住能当客房;阳台打了个地台,周末躺那晒晒太阳,比楼里那些装了榻榻米的实用多了——榻榻米看着能储物,其实拿个被子得掀开整个垫子,麻烦得要死,她笑着说“我这‘抠门装修’,比那些花20万的还香”。

有人说“装修要装得‘有面子’,不然亲戚来了笑话”,但面子能当饭吃吗?我楼下阿姨家花50万装的欧式,沙发是皮的,怕脏盖着布;吊灯是水晶的,半年擦一次,每次都得搬梯子;结果她跟我说“还没以前住老房舒服,至少老房能随便造”。广西小夫妻家呢?亲戚来做客,都说“你家怎么这么敞亮?”,孩子在客厅跑,大人在餐厅聊天,连我妈都忍不住说“早知道我当年装修也不做那些花架子”。
你说,装修非要走高端豪华路线吗?

花几十万做复杂造型,结果住得憋屈;花7万装“3无”,却住得舒服——家是用来“生活”的,不是用来“展览”的,难道不是吗?
反正我现在装修的话,肯定学这对小夫妻:把钱省下来买个舒服的沙发,买台大冰箱,买套好用的厨具——毕竟,那些能让你每天都开心的东西,才是装修最该花的钱啊!

恒运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